2004/09/24
[電腦] 數碼產品成為旅客至愛
內地開放「自由行」來港,帶旺了香港消費市場,據各方調查顯示,數碼產品更是「自由行」的至愛手信之一,手機、攝錄機、數碼音樂隨身聽及數碼相機都是城中熱賣產品,很多商舖已一早置入存貨,準備在「十一黃金周」假期全面傾銷。
點解香港會是購買數碼產品的集中地呢?除了免稅制、款式新之外,更重要是香港的數碼資訊相當多,報攤上有關電腦及數碼產品的雜誌數目緊次於娛樂八卦周刊,很多雜誌更詳列各式數碼產品的型號及售價,一目了然,清楚詳盡。
另外,香港的「數碼黑店」少之有少,從前向旅客開天殺價的情況已不復再,雖然也會有個別推介舊款產品的情況,但不論是內地旅客還是海外旅客,也都會懂得上網或在雜誌上先行「Check價」,令有心抬高價格的店東知難而退。
幾年前,劉德華一句:「今時今日咁服務點得架?」已完全改變了零售服務業的生態,尤其售買數碼產品的服務員,個個已被訓練成數碼專家,不論是 MP3壓縮比率,又或是 DVD +/-制式之不同等課題,他們都是耳熟能詳,隨時可洋洋灑灑地講足一、兩個小時。
雖然很多售貨員感嘆劉德華這一句宣傳語為他們帶來很多麻煩,尤其是小朋友們愛與他們比試電腦常識,不過,筆者相信,有挑戰才有進步,數碼產品能成為旅客們至愛手信之一,居功厥偉,都是我們擁有一群服務態度優秀,兼知識廣博的服務員。
點解香港會是購買數碼產品的集中地呢?除了免稅制、款式新之外,更重要是香港的數碼資訊相當多,報攤上有關電腦及數碼產品的雜誌數目緊次於娛樂八卦周刊,很多雜誌更詳列各式數碼產品的型號及售價,一目了然,清楚詳盡。
另外,香港的「數碼黑店」少之有少,從前向旅客開天殺價的情況已不復再,雖然也會有個別推介舊款產品的情況,但不論是內地旅客還是海外旅客,也都會懂得上網或在雜誌上先行「Check價」,令有心抬高價格的店東知難而退。
幾年前,劉德華一句:「今時今日咁服務點得架?」已完全改變了零售服務業的生態,尤其售買數碼產品的服務員,個個已被訓練成數碼專家,不論是 MP3壓縮比率,又或是 DVD +/-制式之不同等課題,他們都是耳熟能詳,隨時可洋洋灑灑地講足一、兩個小時。
雖然很多售貨員感嘆劉德華這一句宣傳語為他們帶來很多麻煩,尤其是小朋友們愛與他們比試電腦常識,不過,筆者相信,有挑戰才有進步,數碼產品能成為旅客們至愛手信之一,居功厥偉,都是我們擁有一群服務態度優秀,兼知識廣博的服務員。
2004/09/22
[影視] 何謂香港明星
香港娛樂界非常「混雜」,講的並非是龍蛇匯聚,反而是藝人的身份。
他是歌星、影星、還是廣告明星呢?她是電視花旦、瘦身代言人、還是Ball場天后呢?
美其名是八足咁多爪、多棲動物,我看來卻是不專業。歌不懂唱就開始拍電影,做過一陣子模特兒就變身歌壇新貴,難怪,越來越多人認為娛樂圈是靠關係的利益輸送中心,誰認識誰?誰有權力有地位?連繫上後就可飛黃騰達,一躍成名。才華、技藝似乎變了上一代的名詞,又是不得志的二、三線藝人的護身符。
明星第二代入行是理所當然,富豪後代又隨時攀附成功。明星一詞,等同委任議員,娛樂圈民主倒退,小圈子如行政會議,也難怪小市民日漸離棄。
香港無望,小明星惟有北上賺錢,賺的是第三世界的艷羨目光,第三世界民主無望,溝通無門,惟有聆聽委任議員,讚賞一下委任議員的假面具,總好過只看重播又重播的樣版官威。
他是歌星、影星、還是廣告明星呢?她是電視花旦、瘦身代言人、還是Ball場天后呢?
美其名是八足咁多爪、多棲動物,我看來卻是不專業。歌不懂唱就開始拍電影,做過一陣子模特兒就變身歌壇新貴,難怪,越來越多人認為娛樂圈是靠關係的利益輸送中心,誰認識誰?誰有權力有地位?連繫上後就可飛黃騰達,一躍成名。才華、技藝似乎變了上一代的名詞,又是不得志的二、三線藝人的護身符。
明星第二代入行是理所當然,富豪後代又隨時攀附成功。明星一詞,等同委任議員,娛樂圈民主倒退,小圈子如行政會議,也難怪小市民日漸離棄。
香港無望,小明星惟有北上賺錢,賺的是第三世界的艷羨目光,第三世界民主無望,溝通無門,惟有聆聽委任議員,讚賞一下委任議員的假面具,總好過只看重播又重播的樣版官威。
2004/09/21
[政治] 香港新一天
政治納悶,滿街是「民主、愛國」人士,倒不如梁國雄的一支金鋼棒。
香港人都愛叫梁國雄為「長毛」,是暱稱,一種親密稱謂。香港人何時把「長毛」視為朋友?我想是因為他一種堅持,年年月月在會展、在皇后像廣場、在政府大樓外,他與他的戰友,他與他的自製棺木,都活像是香港人的一位老友。
香港人的繁榮是建基於「混雜」,上海灘旗袍、太平山的涼亭、公屋叢中的黃大仙廟、甚至是消失了的維多利亞港上的帆船等等,都體驗了香港的混雜特徵。普羅市民日追夜追的報章雜誌,都是華洋共處,猶如一百五十年前的香港漁村。
我們對講不好廣東話的香港小姐沒有歧視;我們對對準珠三角州觀眾的亞視品味節目沒有唾罵;我們對毫無禮貌,不講道理的美國領事館職員也沒有白眼。
這就是香港,這就是我們期望不變的香港。如此,我們又何解會為長毛這位老友動氣,他有哲古華拉,他有一把秀髮,我期望他未來成為時裝及美髮用品廣告的代言人而已。
香港人都愛叫梁國雄為「長毛」,是暱稱,一種親密稱謂。香港人何時把「長毛」視為朋友?我想是因為他一種堅持,年年月月在會展、在皇后像廣場、在政府大樓外,他與他的戰友,他與他的自製棺木,都活像是香港人的一位老友。
香港人的繁榮是建基於「混雜」,上海灘旗袍、太平山的涼亭、公屋叢中的黃大仙廟、甚至是消失了的維多利亞港上的帆船等等,都體驗了香港的混雜特徵。普羅市民日追夜追的報章雜誌,都是華洋共處,猶如一百五十年前的香港漁村。
我們對講不好廣東話的香港小姐沒有歧視;我們對對準珠三角州觀眾的亞視品味節目沒有唾罵;我們對毫無禮貌,不講道理的美國領事館職員也沒有白眼。
這就是香港,這就是我們期望不變的香港。如此,我們又何解會為長毛這位老友動氣,他有哲古華拉,他有一把秀髮,我期望他未來成為時裝及美髮用品廣告的代言人而已。
2004/09/17
[電腦] 告別三合一年代
蘋果電腦iMac G5本周新出爐,只剩下薄薄LCD、滑鼠及鍵盤,2吋厚的LCD已經包羅萬有,不再是以往iMac「多士爐式」的身型,更沒有一般PC三合一(螢幕、主機、鍵盤/滑鼠)的累贅。
大家可能都經歷過以下一幕:一個人,想買一部電腦,就算口袋銀足夠,偏偏就不能單憑雙手把重量級螢光幕、主機及配件等拿回家,如此,從前買電腦,必要帶備手推鐵車,甚至先電召貨車在電腦商場外等候,煞有介事,嚴陣以待。
如今iMac G5的降臨,似乎就要我們告別三合一的年代。雖然早在兩、三年前,個別PC製造商已推出LCD與主機雙連的設計,可惜雷聲大,雨點不大,當時,在過熱、維修等各方疑慮仍未消除,更重要的,是連體電腦價錢貴了一大截,願意以高價買入一部「形狀怪異」的PC用家似乎不多。
如今,蘋果電腦以$10,300港元推出iMac G5電腦,對貪新鮮的電腦迷來說具有吸引力,尤其蘋果 Fans一向迷戀「形狀怪異」之物,iMac G5吹捧是 iPod 的當紅產品設計班底創作,估計各位迷哥迷姐,都懶理內籠的CPU速度及配備等小問題,就會怪怪奉上現鈔「出機」。
到時候,iMac G5大熱而回,各PC製造商又豈會不識時務,乖乖推出一式一樣的PC機了。
大家可能都經歷過以下一幕:一個人,想買一部電腦,就算口袋銀足夠,偏偏就不能單憑雙手把重量級螢光幕、主機及配件等拿回家,如此,從前買電腦,必要帶備手推鐵車,甚至先電召貨車在電腦商場外等候,煞有介事,嚴陣以待。
如今iMac G5的降臨,似乎就要我們告別三合一的年代。雖然早在兩、三年前,個別PC製造商已推出LCD與主機雙連的設計,可惜雷聲大,雨點不大,當時,在過熱、維修等各方疑慮仍未消除,更重要的,是連體電腦價錢貴了一大截,願意以高價買入一部「形狀怪異」的PC用家似乎不多。
如今,蘋果電腦以$10,300港元推出iMac G5電腦,對貪新鮮的電腦迷來說具有吸引力,尤其蘋果 Fans一向迷戀「形狀怪異」之物,iMac G5吹捧是 iPod 的當紅產品設計班底創作,估計各位迷哥迷姐,都懶理內籠的CPU速度及配備等小問題,就會怪怪奉上現鈔「出機」。
到時候,iMac G5大熱而回,各PC製造商又豈會不識時務,乖乖推出一式一樣的PC機了。
2004/09/09
[電腦] IT專才走出谷底?
美國上周公佈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專才最新的就業數據,結果是數字回升,IT行業似乎走出谷底,呈現反彈。當然,就業數字回升是好事,大家均期望完結「勒緊褲頭」的日子,然而,數字之外卻有弦音...
原來,最新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IT專才並非受聘於科技公司,反之,90%的IT人卻被銀行、物流及食品等企業招攬,這就證明,科技企業依然是「雞肋」項目。各行各業的商家情願自行聘請專才,也不願外發聘用科技公司的服務,這正好與早幾年的情況背道而行。
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個現像也在香港出現,科技公司越縮越少、越縮越細,大企業的IT部門卻「被逼」膨漲,由維修電腦、培訓員工、安裝資料庫、設立互聯網伺服器等大小事務通通「一腳踢」,逼得IT部門主管急急進修,提防老闆隨時隨地的無理要求。
事實上,IT行業分門別類,目下各大專院校有關IT的科目多如恆河沙數,假如企業老闆拒絕仔細分工,不願外聘專門的科技公司合作研發,公司的IT化往往只停留在「壞機、整機、再壞機、再整機」的層次上。
老闆沒有R&D(研究與開發)的眼光,很難有長遠的IT策略,也迫使港產IT人「枉有一身好武功」。此情此際,很多中、小型科技公司惟有北上謀求更大市場,尋找更鞏固的合作夥伴,一心留守香港的IT專才,前景難以樂觀。
原來,最新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IT專才並非受聘於科技公司,反之,90%的IT人卻被銀行、物流及食品等企業招攬,這就證明,科技企業依然是「雞肋」項目。各行各業的商家情願自行聘請專才,也不願外發聘用科技公司的服務,這正好與早幾年的情況背道而行。
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個現像也在香港出現,科技公司越縮越少、越縮越細,大企業的IT部門卻「被逼」膨漲,由維修電腦、培訓員工、安裝資料庫、設立互聯網伺服器等大小事務通通「一腳踢」,逼得IT部門主管急急進修,提防老闆隨時隨地的無理要求。
事實上,IT行業分門別類,目下各大專院校有關IT的科目多如恆河沙數,假如企業老闆拒絕仔細分工,不願外聘專門的科技公司合作研發,公司的IT化往往只停留在「壞機、整機、再壞機、再整機」的層次上。
老闆沒有R&D(研究與開發)的眼光,很難有長遠的IT策略,也迫使港產IT人「枉有一身好武功」。此情此際,很多中、小型科技公司惟有北上謀求更大市場,尋找更鞏固的合作夥伴,一心留守香港的IT專才,前景難以樂觀。
2004/09/03
[電腦] 北京、香港科研合璧
一群在香港從事信息科技的精英上星期訪問北京、天津,筆者有幸隨團,並參與了兩地合辦有關信息產業的研討會。
北京向來是東方科研重城,擁有如北京大學、中關村等聞名全球的科研中心,香港在這方面是望塵莫及,數碼港也好,科學園也好,都似乎未成氣候。不過,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講得好,他認為香港具有國際商業連繫及良好的金融體系,如將內地的科研成績,再配合香港的市場推廣及集資能力,這將會發揮出更大的成果。
當然,大家心底還是怕大量相關工作北移,但實情是,大家更惶恐市場用量不足,業界無法向前,不進反退,發展電訊業如是,推廣網上交易也如是,君不見香港均是先驅之一,但如今卻「跑輸」給內地。
香港地少人多,再高的市場佔有率,都不過是七百萬人而已,香港業界似乎不得不展望神州,放眼世界。馬頌德在研究會中指出,內地寬頻用戶的增長率是一年勝過一年,顯示內地市場對信息科技需求龐大,前景樂觀。
是次代表團還訪問了天津開發區,大家一睹了天津摩托羅拉的巨型廠房,也知悉到如韓國三星等品牌爭相在此設廠,筆者相信,這正是全球高科技市場的大方向,退不得。
北京向來是東方科研重城,擁有如北京大學、中關村等聞名全球的科研中心,香港在這方面是望塵莫及,數碼港也好,科學園也好,都似乎未成氣候。不過,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講得好,他認為香港具有國際商業連繫及良好的金融體系,如將內地的科研成績,再配合香港的市場推廣及集資能力,這將會發揮出更大的成果。
當然,大家心底還是怕大量相關工作北移,但實情是,大家更惶恐市場用量不足,業界無法向前,不進反退,發展電訊業如是,推廣網上交易也如是,君不見香港均是先驅之一,但如今卻「跑輸」給內地。
香港地少人多,再高的市場佔有率,都不過是七百萬人而已,香港業界似乎不得不展望神州,放眼世界。馬頌德在研究會中指出,內地寬頻用戶的增長率是一年勝過一年,顯示內地市場對信息科技需求龐大,前景樂觀。
是次代表團還訪問了天津開發區,大家一睹了天津摩托羅拉的巨型廠房,也知悉到如韓國三星等品牌爭相在此設廠,筆者相信,這正是全球高科技市場的大方向,退不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