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9

[消費] 理性消費 誤墮陷阱

踏入十一月,又展開了一年一度電子產品製造商傾銷旺季,歐美的消費高峰期是由萬聖節到新曆新年的檔期,香港方面則傾向由十一月中旬的入冬時節起,直到農曆年元宵為止。

產品傾銷期容易令消費者失去理智,買入實用價值偏低或過時產品,浪費金錢事少,被偏的傷痕事大,尤其是對於有意購買電子產品的消費者而言,更可謂陷阱處處,大家不得不精密細心,謹守荷包。

電子產品的壽命短,價格下降的空間大,產品的定價與購買日期的關係微妙,製造商在傾銷期間的大優惠,大概都是為年尾清貨為終極目標,往往把臨近「過期」的產品來過大割引,以產品在高峰期的價格作招徠,偽裝以超低價益街坊,事實呢?卻是避免在新年度新型號推出之際,「過期」產品變成廢物,非要運去堆田區不可。

此外,在聖誕新年期間,另有商人會把電子產品包裝得美侖美奐,變成送禮恩物,千多兩千元的Q版攝錄機、百多二百塊的Hi-Tech音樂機比比皆是,卻原來,包裝之內是一些毫不起眼的低質攝錄機及數碼筆,插卡、升級功能欠奉,只宜在外殼氧化前作為擺設,送禮人或者開心,收禮人就肯定流淚。
送禮也好,買來自用也好,最重要其實是認清產品特性,再思考一下自己實際需求,電子產品性能多多,個性不同,別人的甜品,隨時變成自己的毒藥。切記,切記。





<< 首頁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