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6

[文化] 回應龍應台

2004年11月15日,《文匯報》副刊記者錢華訪問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馮浩賢,回應龍應台在「文化政策與公民社會──香港有甚麼可能?」講座中的批評。

馮浩賢的回應相當官腔,在記者轉述的文字中,他強調香港政府在文化政策上做了很多事情,包括2003年4月文化委員會向政府呈交了《文化委員會政策建議報告》。

馮浩賢表示:「我們怎樣沒有文化政策和藍圖?這個報告就勾畫了香港文化發展的方向,是香港未來文化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政府會跟進和逐步落實報告內就文化發展的原則和策略所提的建議。」

可惜的是,文章中後半部大概是「亞洲文化合作論壇」的宣傳稿件,沒有再提及如何落實推廣文化發展及藝術教育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文章中沒有一句提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我相信,這位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馮浩賢應該心裡有數,明白現時鬧得火紅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是曾司長的事,馮先生的職責,只不過是推廣一下「亞洲文化合作論壇」。

壁壘分明,各自為政,正好呈現出香港特區政府的一貫辦事方法,在政制檢討如是,連推行文化政策也毫不例外。

上星期有龍應台的講座,本星期是“高瞻遠矚”的「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前者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辦的,後者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主辦,雖然兩者目的各異,但卻令人感受到香港特區政府的文化取向與價值觀。

順帶一提,在「亞洲文化合作論壇」的第一節公開論壇中,講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及香港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可見官方味道濃厚,地位“非凡”,然而,令人氣餒的是,這一節論壇中將由「上海灘」創辦人鄧永鏘講述:「如何建立文化修養」,實在叫人搖頭慨歎。





<< 首頁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