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9
[電影] 功夫與周星馳
《功夫》的熱,確實有點過火。娛樂成份的高,大概高不及《少林足球》的頭半部,說是特技功夫片的高峰之作,卻嫌有太多《Matrix》的影子,創意有限,之不過,香港人齊齊捧場撐影市,宣傳招數多多,當中評語的真假,實難定斷。
看完《少林足球》之後,我寫過一篇「波,唔係一個人踢」的文章,大意勸戒周星馳在有心有力之餘,切忌棄用人才,以為憑一己之力可以拍出一部巨獻,到今周看完《功夫》,我喜見周星馳能知人善任,side cast的優秀表演,大概成本片的精靈,甚至略嫌人物太多,林雪、肥仔聰等都似描繪未足。
「豬籠城寨」的家家戶戶,其實尚有發揮空間,以元華一場插科打諢的開場簡介是過於粗疏,略嫌簡單,如果能把落難的周星馳多放在城寨這個空間之中,加強他與鄉里的互助互虐關係,確實勝過一個打百個、把城塞打過稀巴爛的20分鐘強力武打。
「豬籠城寨」的設計,呈現香港公屋格局,包租公、包租婆及一眾租客由鬥爭到自強,我直情聯想到「領匯」事件的盧婆婆,惡勢力向來都是欺人太甚,就算沒有打通脈絡的周星馳發威相助,我估惡勢力也難在團結一心的城寨之內作威作福。
以周星馳擔正編導之名的多部作品,其實都出自同一模式,《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少林足球》及《功夫》,由小人物落難被欺,遙身變成大英雄,最後得到「神力」之助,儆惡懲奸。而且,在這幾齣電影之中,周星馳似乎跌入一個神力的迷思中,小人物最終變成大英雄,最終都是靠外力之作,如魚得水。
哥倫比亞公司是不是周星馳的神力呢?我的答案未必準確,但短視而言,今次的外力投資確帶來周星馳的另一高峰,這高峰是現金收入的高峰,也是全球廣泛宣傳及發行的高峰。
然而,我通常會理所當然地反問:「下一步(部)呢?」
我估哥倫比亞雖然嗜財,也未必要周星馳開一部《功夫》續集,反之,未來周星馳就一定會繼續借用世界語言,不論是功夫、足球、國畫、中醫等乜都好,只要有世界市場就是。
香港人或許想周星馳變回草根,不要步許冠文、周潤發的後塵,難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