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1
[電訊] 兩敗俱傷的開放與監管
裁員事件,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不過,和記搭上電訊管理局之名,就成為熱鬧新聞,也突顯了長期以來電訊管理局與各大、中、小型電訊商的恩怨情仇,生生不息。
由國際長途電話、寬頻互聯網、固網電話、到今天所談的大氣頻譜的爭拗,各電訊商由專注技術發展,漸漸鍛鍊成針對政策的專家,一批又一批法律智囊與電訊管理局鬥智鬥力,平白浪費了很多精神與時間,潛移默化,電訊商也變成無所承擔,忽略遠景。
電訊管理局成立於93年,官方論述當年是「壟斷年代」,因為開放政策,引入競爭,令消費者可用相宜價格,選擇多元化嶄新服務,不過,電訊業的營商環境確實因此而作出改變,有所犧牲,老闆們驚覺專利原來不是必然,積極抗爭原來也不只是小市民特權;從此,香港電訊業進入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也令從業員薪酬如坐過山車,長期飯票不保,這是在城市現代化下競爭使然,如海嘯巨浪,誰也擋不了,也走不了回頭路。
由國際長途電話、寬頻互聯網、固網電話、到今天所談的大氣頻譜的爭拗,各電訊商由專注技術發展,漸漸鍛鍊成針對政策的專家,一批又一批法律智囊與電訊管理局鬥智鬥力,平白浪費了很多精神與時間,潛移默化,電訊商也變成無所承擔,忽略遠景。
電訊管理局成立於93年,官方論述當年是「壟斷年代」,因為開放政策,引入競爭,令消費者可用相宜價格,選擇多元化嶄新服務,不過,電訊業的營商環境確實因此而作出改變,有所犧牲,老闆們驚覺專利原來不是必然,積極抗爭原來也不只是小市民特權;從此,香港電訊業進入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也令從業員薪酬如坐過山車,長期飯票不保,這是在城市現代化下競爭使然,如海嘯巨浪,誰也擋不了,也走不了回頭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