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9
[電影] 功夫與周星馳
《功夫》的熱,確實有點過火。娛樂成份的高,大概高不及《少林足球》的頭半部,說是特技功夫片的高峰之作,卻嫌有太多《Matrix》的影子,創意有限,之不過,香港人齊齊捧場撐影市,宣傳招數多多,當中評語的真假,實難定斷。
看完《少林足球》之後,我寫過一篇「波,唔係一個人踢」的文章,大意勸戒周星馳在有心有力之餘,切忌棄用人才,以為憑一己之力可以拍出一部巨獻,到今周看完《功夫》,我喜見周星馳能知人善任,side cast的優秀表演,大概成本片的精靈,甚至略嫌人物太多,林雪、肥仔聰等都似描繪未足。
「豬籠城寨」的家家戶戶,其實尚有發揮空間,以元華一場插科打諢的開場簡介是過於粗疏,略嫌簡單,如果能把落難的周星馳多放在城寨這個空間之中,加強他與鄉里的互助互虐關係,確實勝過一個打百個、把城塞打過稀巴爛的20分鐘強力武打。
「豬籠城寨」的設計,呈現香港公屋格局,包租公、包租婆及一眾租客由鬥爭到自強,我直情聯想到「領匯」事件的盧婆婆,惡勢力向來都是欺人太甚,就算沒有打通脈絡的周星馳發威相助,我估惡勢力也難在團結一心的城寨之內作威作福。
以周星馳擔正編導之名的多部作品,其實都出自同一模式,《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少林足球》及《功夫》,由小人物落難被欺,遙身變成大英雄,最後得到「神力」之助,儆惡懲奸。而且,在這幾齣電影之中,周星馳似乎跌入一個神力的迷思中,小人物最終變成大英雄,最終都是靠外力之作,如魚得水。
哥倫比亞公司是不是周星馳的神力呢?我的答案未必準確,但短視而言,今次的外力投資確帶來周星馳的另一高峰,這高峰是現金收入的高峰,也是全球廣泛宣傳及發行的高峰。
然而,我通常會理所當然地反問:「下一步(部)呢?」
我估哥倫比亞雖然嗜財,也未必要周星馳開一部《功夫》續集,反之,未來周星馳就一定會繼續借用世界語言,不論是功夫、足球、國畫、中醫等乜都好,只要有世界市場就是。
香港人或許想周星馳變回草根,不要步許冠文、周潤發的後塵,難矣!
2004/12/27
[樂壇] 2004 普普樂壇
很久未寫過關於香港流行樂壇的文章,在2004年的尾聲,好歹都寫一篇,總結也好,想像也好,趁這個流行樂壇還未滅亡之時。
許冠傑老而彌堅?
對香港流行樂壇而言,2004年是演唱會的年頭,不是當下天皇巨星連開百場,反而是(過氣?)巨星復出趁熱鬧,許冠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演唱會真正開門引路,帶起了香港三十以上一族的演唱會情壞,老老實實,許冠傑雖然是萬人偶像,但今時今日要他一開再開,直教人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而且,見他擁著一眾豹紋美少女,感覺反而是一貫謝賢風範,睇見眼冤;好在,許冠傑的歌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當下窮困主義陰霾之下,香港人最有共鳴。
達明主義復辟
另一不死神話是四場的達明一派演唱會,看得台下載歌載舞,算有交待,但遺憾的除了是黃耀明的連翻甩嘴外,也未見達明一派有夠hit夠照的新歌,寂寞的人有福了固然不熱,連懷舊唱片也未能大賣,在繼續食老本的話,我想下次見達明在台上演出得等足五年,有25周年之名,三、四場走不掉。
勤有功,劉華有益
劉德華開得成個唱不是奇事,奇就奇在劉華真是樣樣得,書法、孝順算是包裝手法,但熱舞、唱功、演戲確是明碼實價,包無欺場,由年頭的紅館演出,到年尾的廣東道平安倒數,足見劉華成功有價,稍有不逮的,反而是歌曲的質量,林夕的常言道雖然是有心說教,但出自劉華之口,配以平淡韻律,說教味加了百倍,難聽死了。
郭富城有所交待
年近歲晚,郭富城舞台獻技獲得讚賞,但問我如何唱他的新歌夏意識,恕我記不起了,唔知是否形像不好,郭富城近年連一級廣告都欠奉,報紙最大編幅的都是他與藤原紀香的宣傳關係,兩人似乎樂在其中,亦真也假。
容祖兒是新歌嗎?
至於唱片界,2004年還是裹足不前,「熱買」變「不蝕」,「不蝕」份子應該包括容祖兒,但容祖兒的舊歌新歌重重覆覆,心病、16號愛人、身驕肉貴、一拍兩散、世上只有都是慢版卡拉OK作品,悶得發慌,年尾的Chi Hua Hua一樣是典型廣告歌式,熱不起,從前我會覺得容祖兒是前途無限,一年過後,我恐怕是僅此而已。
死心榻地李克勤
相比起容祖兒,李克勤算是上世紀恐龍產品,論唱,他天下無敵,只不過他一味的唱片質數,失去了如張學友現唱演繹的韻味,2004年新碟的六呎風雲、吻別的位置及空中飛人,都見他延續外露的唱功,說他是譚詠麟的入室後人嗎?我看他是劉德華的傳人,取獎心態昭然若揭,直頭艷過Yumiko、Dior等引蛇入洞,奉勸一句,李克勤先生,還是適可而止,獲獎又如何!
Twins 精品相片店
一直以來,Twins的唱片包裝都好,精品多,相片靚,甚至好過唱片質素,好過唱功,不過,對Twins其實真的無甚要求,又拍戲、又拍劇、又唱歌、又唱live、又廣告、又緋聞、又狗仔,兩位小妹妹都好似公仔,撞車後要馬上向記者交待,連死都唔得閒,今年度,Twins的唱片不算熱,只是微溫,想走成熟,又要顧上顧下,得寸步而行,急不了,變成兩面性格,似真身。
國語壇艷光四射
說到有性格有面貌的,是國語壇的周杰倫、孫燕姿及FIR,周杰倫算是食老本,後生細仔不創新,怕難持久,孫燕姿小休大復出,不過新唱片質素無甚突破,一味靚聲玩聲似王菲,可能又要提早退休,反而是FIR質新抵買,歌曲韻調是簡單悅耳,但豐富的編曲與流麗的主音艷壓,成為新晉亞洲班霸,初聽還有點點當年達明的影子,值得大人細路捧場。有如此的質素殺入香港,難怪香港流行樂壇艷光大減,只有黃霑西去,才帶來少少廣東歌的知音回顧,情況似舊年林振強,一去,卻帶來閃爍光采,回憶,真是美麗的。
2004/12/22
[傳媒] 領匯事件
這就更令人懷念(渴求)一些具知識性的分析文章,然而,當下連大大本厚厚的財經(文化)月刊都是鱔稿充斥,周刊、日報更是理論、分析完全欠奉,讀者們惟有上網查探,好希望從事件中找尋到一點智慧。
做不成房委商場老闆,不如做回一個有點智慧的城市人。
2004/12/21
[香港] 胡錦濤向董班子訓話
其實,任憑上海、北京的功利主義再進一步,中國權力的意識還是相當保守,與香港豈止是南轅北轍,直頭「大纜扯唔理」,香港人對董特首諸般斥責,主權國的好父親還是相當忍口,當然,我堅信「一國兩制」下中國應該無say,但董特首的阿Q精神也甚為搞笑,百盤滋味在面上,記者會上董特首的面容扭曲多過黃子華。
中央接見客人其實有一套標準,你是我的下屬或子民,請求我接見及合照嗎,就得在大停廣眾等我面訓,轉過身和你合照握手後即走;假若你是他國來賓到訪到賀,我就容許你在過份軟綿的沙發上等我現身,我來,你記得站立向我握手就是。
所以,我不奇怪董班子這一幕罰企畫面,只奇怪中央會批準記者入來拍攝,由場地環境、攝記的準備來看,我估可能是一個臨時安排,得澳門及中央人事的「通融」,才教有線cameraman的手搖鏡頭勁過杜可風。
[網絡] Google成為各行業煞星
互聯網高峰時代已經過去嗎?我想未必。互聯網搜尋器 Google 開始宣佈了驚天動地的計劃,上周,Google發言人正式落實與世界5大著名圖書館合作,把公共藏書掃描上網,供讀者透過 Google 搜尋器中尋找書藉及網上閱讀。
雖然有關方面未就「運作模式」發出詳細說明,同時估計這個計劃耗時需長達六至十年,然而,無可否認的是,這個消息震驚了西方的出版及文化界,他們真正意識到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而且,與Google 合作的5大圖書館是美國密歇根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圖書館、紐約市公共圖書館和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都是全球一等一具規模的圖書館。
在構思中,雖然只是把沒有牽涉版權的著作「全文上網」,但這些古籍古典的文獻,正是養活了很多著名學府及圖書館、甚至是一些學術性的出版社。其實,在早幾個月前,當Google推出有關「Scholar」的學術論文搜尋器試用版之際,很多專門販賣學術論文的機構已感到威脅,透過該搜尋器,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學術文章馬上連繫,就算設立重重關卡「鎖」定文章,也難保客戶找到其他同類的「免費」作品。
這樣,Google實在成了各行業的煞星,隨時破壞傳統積累而來的行業規則及營運模式,驚醒了許多原本安坐象牙塔內的高人及學者,就算是莘莘學子,在彈指間連接百萬篇精采論文,是好是壞?我想還是未知之數。
2004/12/15
[電腦] 由聯想開始聯想
還記得聯想與AOL時代華納的合作嗎?那是科技泡沫年代的事,雖然至今只不過是三年半時間,但網站熱潮一過,大家連想也不敢再想,不過經此一役,已見得聯想挑戰世界的信心。
IBM這頭大象(IBM暱稱)近年其實好不到那裡,幾翻重組雖然有點生機,但業務卻未見明顯增長,不過,老牌大象依然有其品牌地位,世界形象牢不可破,所以,今次聯想能否藉IBM再一次推高品牌形象才是關鍵,如今事後孔明,明白到年初聯想花千萬改名Lenovo的用意,大批嘉賓及傳媒朋友當日被邀請到北京觀賞改名大典,原來已是見證了一個跨個巨型品牌的誕生。
筆者不是財經專家,對未來聯想的財務狀況不甚了解,之不過,筆者更關心未來聯想在跨國形象上的改變,尤其是擁抱已經發展多年的IBM個人電腦基業,怎樣好好利用 ThinkPad、ThinkCenter等名字確實惹人關注,而且,聯想老早在多媒體家庭電腦的技術上作出突破,現時只欠優質的推廣及銷售渠道,兩者合璧,期望能有大躍進了。
品牌合併是一次長期戰事,HP惠普、Compaq康已成先例,聯想管理層應謹記慢慢而行,切勿操之過急了。
2004/12/11
[達明] 我等著你回來
所以,今個冬季達明的開演唱會已變成是朝聖,仿如一個宗教聚會,黃耀明下下忘記歌詞,劉以達半真半假的Solo都不成問題,甚至,今夜的嘉賓竟然是主流得令人肉麻的譚詠麟。
達明的轉變,其實與信徒同步。三十多歲了,穿西裝也不成問題,滿口生意經也不成問題,今日,不求另類,只求同存異。黃耀明問大家是否選擇了《甜美生活》中的生活模式,我相信台下大部分人都無言以對,情願再一次在《馬路天使》、《溜冰滾軸》的強勁節奏中選擇忘我。
黃耀明今日變了明哥,風騷依然,雖然明明滿口港式國語,卻一樣要在內地咪牌前接受訪問,劉以達修了肚皮,但仍是笑匠上身,湊巧《我和疆屍有個約會3》今周大結局,打正對台,險成近期最跨媒界藝人。
作為信徒,我想達明的時代已經遠去,我懷念,卻不想苦戀,梁基爵、V記、@17等怎樣努力,我都會覺得有別劉以達當年的Programming與結他,還有的是,模擬城市的設計再加多兩錢跨張,我都只會迷戀張叔平,我記得我看到《我等著你回來》的唱片封套時,感動得差點哭了出來。
2004/12/09
[電影] BJ 單身日記.愛你不愛你
男主角Mark是典型的貴族形象,律師的身份、古典式大屋、紳士般的形象、明亮的BMW,然而,電影卻沒有交待他情傾Bridget的因由,似乎「愛你不愛『理』」更合標題。
情場浪子Danny今次只是過眼雲煙,塑造出的猥瑣、油腔滑舌可謂到達極致,電影人又繼續戲謔他的召妓事件,奇怪Hugh Grant不嫌棄接拍,卻似悶壞觀眾。
愛情主義保守,也難怪。
導演一拍泰國外景,高低立見。
導演一心獵奇角度,把全片的泰國女子描繪成妓女,女囚犯情傾美國廿年前 Pop Icon的Like a Virgin,態度令人作嘔,而且,用之對比Bridget的守身如玉,簡直毀滅了BJ在小說及上集中的獨立形象。
此片弊病是保守的拼湊風格,相比起《四個婚禮一個葬禮》的英式幽默,又或《失戀萬人迷》的獨立美國精神,此片是老土得令人毛骨悚然,本性保守,雜碎外衣。
2004/12/07
[香港] 法治精神
另一邊廂,公屋減租案亦於日前裁定,上訴庭判房委會上訴得直,令54萬公屋房的公屋減租夢成空,當然,裁決後特區政府馬上指出判決公平,笑步離場。
同樣是上訴庭,同樣是有關特區政府的管治問題,法庭的獨立精神卻能令香港精神得以延續,一班固步自封的封建思想的文人,每每以為為政府護航就有所得著,卻忘記了香港人己經挑通眼眉,懂得明辯是非。
不是輸打贏要,最重要是法治精神,當弱勢明知法律難以保障自身的權利也欣然面對,我看不出香港政府為何懼怕「法治」,假如香港連法治都被董伯伯打倒的話,恐怕這個社會也沒有一丁點剩餘價值吧了。
訂閱 文章 [Atom]